当前位置:首页  师资队伍  师德先进风采

师德先进风采

终身教授何平:坚持把事情做到极致,从不让一个学生在课堂学习上掉队

发布时间: 2024-09-06 浏览次数: 122 发布部门: 党委宣传部
撰稿: 摄影: 初审: 复审: 终审:


教书育人,润物无声。他在音乐世界不断耕耘,在三尺讲台默默奉献,40载孕育桃李万千。他就是我校终身教授、第三届“师德标兵”称号获得者——音乐舞蹈学院院长何平教授。


“上课也是一门艺术,我们都在不断修炼的路上。”

“我认为,教师的职责不仅是教书,还要育人。在40年的教学中,我的收获非常大,也感受到了幸福的真谛。”1978年3月,本科毕业的何平教授便因成绩优异获得留校任教的机会,成为了一名音乐教师,并一直从事教育事业至今。每每谈到横跨了大半辈子的三尺讲台时,何平教授的眼中都闪烁着热爱与欣慰的光芒。

“何院长讲课的风格更多的是切中要点,所以在听讲的过程中,每一分钟都是有所收获的。在排练课中,假如我们对某个知识点有疑问或者某个音不准,他就会耐心地纠正我们,直到我们学会弄清楚为止。”在音乐舞蹈学院2019级学生谢晓怡眼中,何平教授是一位非常负责任的老师。严谨又不失风趣的教学风格感染着包括谢晓怡在内的很多学生,也让他受到了学生们的喜爱和欢迎。

“我的教学理念是一堂课不管讲什么内容,一定要让学生听明白,不让一个学生在课堂学习上掉队。” 从事教育事业40年来,何平教授始终坚持精益求精,对待教学工作一丝不苟,用自己的最高标准来阐释“教好书,教好学生。”一堂好课不仅是老师智慧的结晶,更是老师长期辛勤付出的结果。他把每一节课都上成是精品课,对每一个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语言都进行精雕细琢、反复调整、再三打磨。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在何平教授看来,传道授业就是给学生指明学习的道路,并告诉他在这条道路上行走时需要用到的一些方法、技能,以及怎样去处理路上遇到的困难,而解惑就是给学生一些点拨与提醒,让学生能在学习的道路上走得轻松一些。他认为,只有认真履行“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方能称得上是一位优秀的教师。“其实,上课也是一门艺术,我们都在不断修炼的路上。”  

“老师不仅要有敬畏学术的态度,教授丰富的专业知识给学生,也要将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传递给学生。”除了专业教学,何平教授也将价值塑造寓于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过程中,也将正确的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身作则,在各方面积极地引领着学生。


“只有了解作品历史背景和内涵,才能真正表现作品。”

“学生们只是学习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以此为基础,通过思政教育培养新时代青年。”除了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引领学生奋力攀登艺术高峰,何平教授还努力让思政教育不再停留在学生的“笔尖”,而是走入“心尖”。作为一名有着40年党龄的老党员,他时常主动挖掘身边的红色文化,亲自带领党员师生到红色教育基地进行讲学,把红色资源作为上课的生动教材。

“在经过多番论证、细心研讨、走访革命历史遗址后,我们决定创作第一部关于林伟民的音乐作品。”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何平教授亲自担任主创,创作了大型交响叙事套曲《你从那里走来》。这部作品以音乐艺术的形式,走进校园面向师生、走出校门面向社会,歌颂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在多场演出中为师生提供了一份饱含情感、寄语感怀、丰富知识的精神“盛宴”,受到广泛好评。

他认为,如果师生不了解作品的历史背景以及作品内涵,是无法真正表现作品的。于是,他便带领师生数次走进党史遗址开展参观学习活动,让师生在这些历史遗迹中感受革命先烈们的豪情壮志。在这个基础上,参加演出的师生利用业余时间组织排练,台前、幕后双管齐下。何平教授担任指挥,每次排练一站就是两个多小时,排练结束后早已是全身湿透,但他的投入与专注,也在无形中感染着每一位师生。

“能为珠海‘三杰之一’林伟民这样一位革命先烈创作作品,让我们感到荣幸之至。”谈到创作过程,何平教授讲道,这往往需要认真对着电脑屏幕把自己思考的音符一个个敲上去,一个个核对;每天坚持七八个小时去完成这样的工作,一天下来头晕眼花,腰酸背痛也是在所难免。“尽管创作过程十分艰辛,但是经历了排练、合奏,真正听到套曲在舞台上呈现出来的时候,成就感也就油然而生。”


“作为音乐舞蹈学院首任院长,我希望能把它建设好。”

何平教授于2015年来到珠海科技学院工作,成为了音乐舞蹈学院的首任院长,他始终对工作尽职尽责,在推进学院发展方面没有丝毫的含糊。在音乐舞蹈学院成立之初,他便不断地探索多元学习的教学方法,从专业结构设置、师资队伍建设、学科课程开设、学术研究等各个方面入手,坚持用一流的设施设备为高质量的音乐高等教育提供保障、用一流的专家教师团队建立一套完整的教学体系、用高标准的专业要求培养出高水平和高层次的专业人才的办学理念。“我希望能够把音乐舞蹈学院建设好、发展好。”

在何平教授看来,“学术性”是当老师不可或缺的。所以在对学院的青年教师进行培养时,他最注重的就是学术能力。为了提高青年教师队伍的水平,何平教授多次组织学院青年教师参加全国、省、市的各类学术研讨会,并鼓励老师们在大会上发言。在此之前,他还会对每一位老师的学术文稿进行修改,并反复进行演讲的事前练习,指出其中的不足。他始终坚信,老师也和学生一样,都需要勤加练习才能有所收获、有所提高。

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何平教授也积极关心和帮助学院教师团队中的年轻教师们,对他们的教学内容进行验视并在肯定的同时给予一定的建议。何平教授希望能够通过自己帮助其他老师、其他老师帮助学生的方式,从而将音乐舞蹈学院学院做稳、做大、做好。他相信,“在如此多的优秀老师的带领下,音乐舞蹈学院的学生能够学有所得。”

在他的带领下,音乐舞蹈学院师生积极参加了粤港澳大湾区艺术节和广东省、珠海市的许多重要大型文化演出,备受好评。2015年音乐舞蹈学院合唱团正式成立后,何平教授同样亲力亲为,凭借匠心独具的育人理念以及对艺术精品的执着追求,与任课教师紧密合作,带领合唱团多次参加大型演出和承担广东省高雅艺术进校园合唱专场演出活动,并在全国、省、市各级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把事情做到极致,就是精致,就是艺术。”

“一个人最幸福的事,就是从事自己喜爱的专业并以此为生。”在来珠海科技学院之前,何平教授曾在省属重点师范大学、专业音乐学院、国家重点高校等不同类型的高校任教,每所类型的学校都工作了11年以上。在三尺讲台上兢兢业业,在音乐舞台上默默耕耘,并从中收获了许多。虽已年过花甲,但他对音乐的热爱一如既往,音乐已然成为了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谈到音乐教育工作,何平教授笑言:“我面对的学生始终是长不大的孩子,身边的学生不会因为我的年龄增长而增长,这就是我教书的最大乐趣。”

当学生时“学然后知不足”,而如今是一名老教师的何平教授时常说“教然后知不足”。何平教授始终认为,在引导学生认识自我和实现自我的过程中,老师必须保持上进心和求知欲,要不打断学习新知识新方式,才能在教学中真正做到“授之以渔”。他也时常勉励自己要“活到老、学到老,始终保持对事物的新鲜感,不断钻研学习,不断提升自我。”

“我从来没有在12点前睡过觉,我认为把晚上的时间浪费了是一件很可惜的事情。”对自身教学极为严苛的何平教授,对创作同样有着无限热爱。在学校授课和学院演出排练的日程本就安排得满满当当的情况下,他回到家中仍通宵达旦地埋头创作与研究学术。仅来到珠海科技学院的6年多时间里,何平教授就又出版了学术专著3部、音乐作品集2部、主编研究著述3部、主编高职教材1部、主编国家“十三五”重点出版物丛书等2套,并完成了交响叙事套曲《你从那里走来》的主创工作。尽管何平教授工作很繁忙,但他总是精气十足,向周围的人传递着正能量,总将最好的一面展现给学生、展现给同事。每每提到何平教授,他身边的人想到的,除了他那忙碌的身影便是那充满魅力的笑容。

“艺术就是精致。而把事情做到极致就是精致,就是艺术。”在何平教授的眼中,无论是音乐还是生活中的其他事情,就像抓球。“抓10个球,前面9个都是黑的,但也不能就妄下断言最后一个也是黑的。要做到最后,才能做到最好,才能做得精致。”而他也正是在这样的“精致”中,成就了自己,也成就了无数的桃李。


何平

博士

二级教授

博士生导师

音乐舞蹈学院院长

 

·获“全国优秀教师”、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等荣誉

·学校终身教授、师德标兵

·广东省音乐家协会第七届、第八届副主席,华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荣誉院长,曾任华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首任院长、星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首任系主任

·现兼任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音乐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广东教育学会音乐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学校美育工作指导委员会常务委员、公共艺术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以及澳门城市大学博士生导师等。曾获第六届中国音乐“金钟奖”理论评论奖、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国家艺术基金项目主持人

·主要从事中外作曲家及作品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音乐评论,以及作曲技术理论研究和音乐创作。至今已发表学术著述400多万字,各类器乐、声乐、舞蹈、影视音乐作品100多件。著有《科普兰和他的音乐世界》《走进美国音乐》《舞歌》《和声的理论与应用》《“非遗”口述记录工作的学术读解》,以及《阿伦·科普兰的美国》(译著)等

·主持教育部精品视频公开课《走进交响音乐的世界》《走进歌剧的世界》,广东省优秀教学成果奖、广东省精品课程《交响乐队训练与表演艺术》,广东省科技厅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基于音轨分离的交互式管弦乐教学与训练辅助系统》,广东省教育厅规划项目《美国作曲家研究》《走进美国音乐》《中小学音乐课程教材改革与发展研究》等国家级、省部级科研、教学项目21项


最新动态